党员干部应以“干”为要树牢“清正”作风
中央八项规定作为新时代管党治党的干“徙木立信”之举,既是干部党自我革命的宣言书,也是树牢取青媲白网取信于民的承诺书。面对新形势下的清正考验,党员干部唯有坚持学以致用、作风干字当头,干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改进作风、干部推动工作的树牢实际成效,方能真正践行初心使命,清正筑牢党的作风取青媲白网执政根基。
深化学习教育,干筑牢思想根基,干部让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。树牢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清正贯彻落实,首要在于思想认同。作风部分党员干部之所以将学查改视为“走过场”,根源在于对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,甚至存在“风头过了就松懈”的侥幸心理。对此,必须深化学习教育,以“严深细实”的要求推动理论学习走深走实。要通过重温八项规定原文、剖析典型案例、开展廉政教育等方式,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不仅是纪律问题,更是关乎党生死存亡的政治问题。唯有从思想上破除“小节无害”的麻痹、“法不责微”的误判,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,让“厉行节约”“务实高效”的理念内化于心。
突出问题导向,精准纠治顽疾,让实干成为作风建设的试金石。“学查改”不能停留在纸面,而要直面实际问题。现实中,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仍以隐形变异的方式存在:有的以“材料美化”代替真调研,有的用“线上开会”掩盖假落实,有的借“灵活变通”行违规之实。对此,党员干部需以“刀刃向内”的勇气,主动对照八项规定查摆问题,从“一杯酒”“一顿饭”的细微处入手,从文山会海的繁文缛节改起。要深入基层听民声、解民忧,用实干破除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”,用实效回应群众期待。只有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转变带来的实惠,学习教育成果才能真正落地生根。
强化制度约束,构建长效机制,让“干”字成为永恒底色。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地,既要靠思想自觉,更要靠制度保障。要完善监督机制,织密“探头”网络,对顶风违纪行为“零容忍”,让问责“戒尺”时刻高悬。同时,要创新制度设计,将作风要求融入日常管理:比如,建立公务消费全流程追溯系统,让公款使用透明化;推行“廉洁积分”制度,形成“越清廉越有为”的导向。更重要的是,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,带头践行“关键少数”的责任,用实干示范带动“绝大多数”。只有让制度“长牙”、监督“带电”,才能形成真管真严、长管长严的氛围,推动作风建设从“治标”向“治本”跃升。
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赶考。党员干部必须摒弃闯关思想,以“钉钉子精神”抓作风、以“绣花功夫”促落实。唯有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改进作风的自觉行动,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务实举措,才能让清风正气不断充盈,让党心民心更加凝聚。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,我们更需以实干为舟,以八项规定精神为帆,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浪潮中破浪前行,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。(杨净)
(责任编辑:何欣)
本文地址:http://yaan.boxianghuihotel.com/html/067f12899804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